2008年9月10日

噶瑪巴的神通展現

以心靈為主的不凡現象

不凡現象以心靈方面為主,它們皆與了悟真理有關。這些現象的產生來自於一種證悟上的開放與微細的特質,而這些特質都是由禪修中開展出來的。在行者拋棄了一般的心理偏見後,悟境就會顯得越清明、越微細。而當其達到某種程度的開展狀態時,便產生了一些西方所稱為「幻術」的神通現象。

①他心通

在德新謝巴的傳記中說到,他有觀入他人心念的能力。這種能力從最早期的佛教就一直被述及,它屬於一種正統的成就,也是心靈能力中的一種,是由高度的無我境界中所生起的。依據佛教所說,體悟並不僅由個人身上生起,它與周遭的外境相關。當行者的心靈達到一種高度的開放和接納時,便能了知他人的體驗。

②預知未來

在通瓦敦殿的傳記中說,他事先預知自己示寂的日子。此類事情最早發生在世尊身上,後來不斷在佛教的歷史中重複出現。在西藏,許多上師或修證甚高的喇嘛經常在數月,乃至數年前便已預言自己的死日。這是一項長久以來的傳統,而這種能力便是預知未來的例子之一。在佛教中充滿預知未來的記載。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預知的能力乃建構莊現在與未來的關連性上。未來要發生的事和其趨勢已經以業種的形式保存在現在。這些種子會以什麼方式成熟則決定於其周遭的因緣條件,而這個關係也是由現在所培養出來的。證悟者俱有無比廣大的觀力,他們能在一剎那中,見到未來事情發展的情形。

③親見本尊的能力

歷代噶瑪巴均被認為有親見本尊的能力,此能力不僅讓他們能看到佛教的本尊聖像,同時亦能看到非佛教的神祗。佛教認為世間充滿了各類無形的眾生,他們和人類以及人類的環境交互影響。但由於人類粗重的自我偏見以及狹礙的覺知力,以致無法看到他們。同樣的,此種能觀見微細眾生的能力,亦有賴於內心超凡的帀放和清明。而和上述兩項相同,由世尊時代起,便常在佛教的歷史上出現這方面的記載。據說世尊具有能無礙見到各道非人眾生的能力,而由於神祗通常是影響某些人世間事情或狀況的重要因素,因此若能看到他們並與他們溝通,便會使得僧侶,譬如噶瑪巴等,在人世危難時,可以做出具有建設性的貢獻。

④瑜珈能力

我們在傳記中還談到了許多其他的能力,這些均和高深的禪定功夫有十分密切的關係。當讓烱多傑看到整個宇宙在自己身內時,這表示他在修習有關氣、脈和明點的法門。在此時,行者探知到身心相繫而存在的微細層面。當杜松虔巴到錫蘭接受大成就者金剛岡塔的教法時,他正在修習微細身的飛行。此法門在整個印度和西藏密乘的佛教界皆能給予證實。當依希多傑現出許多化身來教導眾生時,他也證明了大乘經典中所提到菩薩諸多能力之一的身形複製,也即是化身。這些都是經由長期深入帀展禪定功夫所得到的成果,同時行者必須澈視並捨棄「心理與生理之極限相同」的觀點。此外,只有當修行將我們的主觀想法和根深蒂固的假設、執著等消除後,我們才有可能產生這種力量。

⑤祖古(轉世的上師)

最後一種以心理為主的是與祖古有關的各種能力。大家都知道在西藏佛教中有許多像噶瑪巴這樣的傳承法系,它們是來自一連串不斷的轉世系列所連接而成的。當一位噶瑪巴圓寂後,不久他又會再轉世。然後經由各種步驟和過程將他尋到以繼承此傳承,直到他再圓寂,而後再轉世。這些祖古或轉世的上師有許多超乎平常的能力,所以在噶瑪巴的傳記,我們會看到許多祖古在出生的當天就會說話。此外,由於過去生中的修行記憶,他們通常在年幼時便對佛理和修行有豐富的知識。他們可以說出自己前世的財物和朋友,並對過去世有詳細而精確的記憶。這些能力顯然是由於以下兩種因素所自然產生的。第一,前世和今世乃為同一之轉世。第二,祖古們心識異常清淨,可使過去的經驗毫無迷惑的展現出來。與其他不凡的能力一樣,這種能力也非本傳記中所獨有的,它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可回溯至印度佛教,乃至佛陀時代。

身心合一的不凡現象

這種能力源於一個人與其外境的自然合一性,以及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行為如何和周遭的一切產生自然的相融。這類力量的基礎建構在藏密佛教的觀念上,也就是不論內、外實相,其性質在根本上都是屬於心靈上的,而這也表示這個世界經常都在說話。一個人在生活中的大小事件,甚至由表面上看來毫無規則可循的意外事件和加持等,也都具有其本有的意義和重要性。一個人的健康、家庭和工作等狀況,以及事業方面的進展等,這些即使在表面上看起來毫無意義的世俗例行工作本身,也都有它們的意義存在。從心靈的觀點來看,一個人在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與他本身以及他的所做所為均有關係。一般而言,一個人若越缺乏覺觀力、清明和開放的胸開,便越會感覺到自己的世界如同地獄般的恐怖;反之,一個人若擁有覺知和觀力,心中便會產生寬而安詳的感覺。由西藏佛法的觀點來看,真實的將自己展現為一面精確而適切的鏡子亦是一種挑戰和激勵。如此一個人可以從所發生的事物中學習了解自己的盲目和頑強。

由此觀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推論。第一,西方人將內、外以及自己和外境硬分為二,但以西藏佛學的觀點來說,這是錯誤的。事實上,自己和外在的世界有如經常不斷在交談的兩極。第二,我們對於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應負全責。世界上所發生的每一件事均與我們有關,我們也都對它負有責任。佛教的教義認為不論什麼東西進入我們的生命之流,都將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種展現。我們無法不與它結上因緣,我們不能把它當成是別人的錯誤,或是一件意外且不相干的事來推拒它。第三,我們自己本身和我們的所作所為,實際上影響的是我們自己,並造成一個我們自己的世界。我們墮入黑暗無明和煩惱越深,我們的生活也會越覺得迷惑和痛苦。同樣的,如果我們反道而行,那麼它便會帶給我們清明、安適以及健全的心智。

因此,依據西藏人的體驗,實相是屬於心靈層面的。對他們而言,外在的世界是活的,而且是具有意義的。當我們的精神受到打擊和遭受到痛苦時,往往會先有物理上的兆示出現。一位偉大的上師誕生,或在心性上獲得大證悟時,往往都會伴隨著特殊的氣候現象。一般來說,外在的環境對於生存在其中的人類十分敏感。當一位大師要訪問某一個地區時,常會有特殊的現象發生以為預兆。他的出現會使有害的情況好轉,尤其在瘟疫、飢荒和戰爭的時期,他的行動可以改變這些事件的發展。顯然,這些行動並非使用西方的科技方法,而是經由心靈的力量在運作的。

在一些大證悟者周遭的環境中,世界似乎十分聽話且具有反應。第二類的神通現象就是依據這個根本邏輯,加上各種傳統方法而產生的。

①治病能力

歷代噶瑪巴的治病能力,不論是對個人,或是對一整個地區而言都是非常有名的。杜松虔巴對疾病、眼瞎和痲瘋等的醫治,至今仍令人記憶猶新。若佩多傑和米覺多傑分別停止了當時一場天花和痲瘋等病。同樣的,這種醫療能力也可以回溯至佛教的早期。在佛教的傳統中記載著,治病是佛菩薩經常行持的事業之一。傳統的理論認為醫者能將病患眾生的業由自己來承擔,而轉掉此業流。

②移動或影響外物

噶瑪巴希以禪定的力量移動了巨大的塑像,而米覺多傑則曾把腳印留在岩石上,並且令一尊石像說話。這種影響物體的能力在佛教的早期就有了。巴利文的經典中記載著經由禪修所產生的各種成就和神通的力量。後來在大乘佛教時代,大家相信菩薩具有震動一座寺廟,乃至一座城市的能力,並能令物體變大或縮小,或著使四大元素相互轉變。而金剛乘的傳統則認為瑜珈士具有掌控四大元素的能力。一般人類所謂的極限乃是根據未被查證的心理假設和執著所設定的,它並非依據貴相本身而來。所以這類的神通力量是絕對有可能的。

③占卜

占卜是一種噶瑪巴常使用的方法。確札嘉措和若佩多傑在遭遇到政治危難時,皆曾使用此法。而讓烱多傑早在消息傳來之前,便已事先知道中國皇帝的死亡。占卜在西藏的歷史、密乘佛教、中亞的薩滿教和純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中皆極為普遍。它通常可經由多種傳統的方法來運作。占卜的原理也是建構在內心與外境之不可分性,也就是心物合一的理論基礎上。它經由審視卦象,加上自己的證量以及法物之類的東西,而對整個情況得到一個最大的了解和認知。

④如意通

一種最為有趣且被詳細記載的神通現象就是所謂的如意通。它經常伴隨著大成就者上師周遭的環境和氣候出現。傳記中關於此現象最好的例子就是發生在德新謝巴訪問明朝永樂皇帝的時候。在那個場合中,空中化現一座寺廟,雲彩現出阿羅漢的形象,而雨水則帶著香味,光芒由德新謝巴的壇城中放射而出,此外還有許多類似這樣的奇蹟出現。永樂皇帝非常感動,於是命一位畫家將此繪成壁畫。同樣的,這類神通亦可回溯至釋迦牟尼佛時代。據說佛陀的一生經常伴隨著這樣的兆示。成就者的出生、生活和活動伴隨著異象和奇蹟等之記載,曾不斷在印度和西藏的佛教中出現。但這種事件之所以發生的道理很簡單,因為整個宇宙在基本上乃是屬於心靈層次的,所以任何在精神上有重大意義的事件發生時,都會為貴相所預示和歡頌,不論是有生命或無生命的東西。

⑤轉變氣候的能力

讓烱日佩多傑的傳記告訴我們,當他訪問一座位於囊欽的寺廟時,當地正在鬧旱災。於是信徒請求他設法消除此災害。依照傳統的修法,他要了一點水帀始洗澡,然後接著就下雨了,並由澡盆下湧出一股泉水。其他類似的事件在噶瑪巴的傳承中亦有記載。一般而言,在西藏的佛教史上,這種能力相當為大家所熟知,並有文獻可資證明。同樣的,這類能力在印度佛教史中亦甚為大家所熟悉,大乘菩薩可以將地變為水。密宗的大成就者俱有掌控諸大元素的能力,而依照西藏傳統,雨可以經由與一種稱為「那伽」 ——龍族靈界眾生的相應而獲得。龍和雨有很大的關係。

上面所述的不凡現象在我執、偏見和作意之心仍在做主時是無法產生的。當經由修行,使得一個人的心不再充滿防衛、自大和自我為是的想法時,一個更寬廣的世界才會自然呈現出來。這是一個屬於智慧的、捨棄我執而利益他人的世界。

依照佛教的意義來說,無我乃是顯發神通的先決條件。這些神通現象有許多作用,它可幫助眾生得到健康、和平和幸福,而這些都有待心靈上的努力修持。

本文摘自《大寶法王噶瑪巴的歷史》,聽列仁波切著


1 則留言:

rachelkinkin 提到...

噶瑪巴千諾!噶瑪巴千諾!噶瑪巴千諾!